
台中作文補習班推薦如何教孩子審題構思孔夫子作文教學分享
在作文教學現場中,我們常看到孩子一面對作文題目就茫然無措。不是寫偏題、文不對題,就是卡在第一句不知道如何下筆。家長常以為孩子只是「文筆不好」,但其實,更根本的原因往往是──孩子不懂如何審題與構思,自然也無法建立完整的作文結構。
在【孔夫子作文】的系統課程中,我們強調:「作文的開始,不是動筆,而是動腦。」真正的作文訓練,從審題與構思這一關鍵步驟開始。
為什麼孩子常常作文寫偏題?——缺乏審題與結構意識
根據我們在教學中的觀察,孩子作文偏題的常見原因包括:
-
❌ 無法理解題目中動詞與主題詞的意涵
-
❌ 不清楚作文應聚焦的重點情境或觀點
-
❌ 構思時沒有主軸與結構引導
-
❌ 沒有建立基本的段落思維與順序概念
而這些問題,其實都與「缺乏審題與構思策略」有關。若從這裡就偏掉,後續無論再怎麼潤飾文字都難以得分。
✅ 延伸閱讀:
👉 建立作文結構的五大步驟
👉 如何幫助孩子豐富作文內容
審題是寫作的起點|拆解題目的三大關鍵元素
在【孔夫子作文】課堂中,我們會帶領學生從以下三個方向進行「題目解析訓練」:
1. 行動動詞
如「敘述」「說明」「描述」「抒發」等,決定這是一篇敘事文、說理文或抒情文。
2. 主題詞
例如:「一件事」「一個人」「一次活動」「一場經驗」,幫助孩子聚焦內容。
3. 情感語境
如:「感動」「後悔」「難忘」「開心」等,決定文章的情緒與反思方向。
📝 實例解析:
題目:「寫一件讓你學會負責任的事」
拆解後包含:
-
動詞:寫 → 以敘述事件為主
-
主題詞:一件事
-
情感目標:體悟責任的意義
若孩子忽略這些關鍵,常常會變成寫一段空泛的道理:「責任很重要,我覺得要對自己負責」,這樣的作文就會因為無情境、無情節、無深度而失分。
构思訓練:建立完整作文結構的核心方法
很多孩子在寫作前沒有構思,寫到哪想到哪,段落凌亂、重點不清。因此,我們在【孔夫子作文】中引導學生運用寫作導圖或結構思考法,幫助他們建立完整的段落邏輯:
✨ 建議的構思框架:
-
開頭:事件背景、主題引入
-
發展:事件過程、情節變化
-
高潮:轉折、衝突或收穫
-
結尾:反思、呼應主題
我們會透過「事件流程圖」、「情感三角表」、「五感細節卡」等工具,幫助孩子具體化想法,也為後續文章打好結構基礎。
家長在家怎麼幫助孩子練習構思與審題?
即使在家中,家長也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協助孩子養成好習慣:
✅ 一起拆題
陪孩子圈出題目的重要字詞,例如「一件事」「讓你學會」「開心的回憶」等,再討論題目的情感方向與寫作要求。
✅ 口頭構思練習
讓孩子用「說」的方式先講一遍,釐清思路。很多孩子其實說得出來,只是不知道怎麼組織。
✅ 使用簡單作文框架
提供三段式或五段式的「作文格子圖」,引導孩子將每段的主旨、事件與情緒寫下。
✅ 閱讀與觀摩
給孩子看一些好作文,分析為什麼這段寫得有感覺?那段為什麼轉折清楚?透過觀摩逐步建立結構感。
👉 推薦閱讀:寫作沒靈感?從生活中取材的四個方法
【孔夫子作文】的作文結構與審題訓練特色
我們不只是教孩子寫「好看的句子」,而是從根本思維開始訓練:
-
🧠 審題分析工具(動詞+主題+情境)
-
📋 結構規劃導圖(開頭-過程-轉折-結尾)
-
📝 寫作練習+修改任務卡(學生能自評與調整)
-
💬 多元寫作題材與口說演練,提升表達力與組織力
結語:作文結構好,才能寫得有深度、有感情
作文從來不是堆砌華麗詞藻的比賽,而是邏輯清晰、情感真實的表達。從審題與構思開始,孩子就能建立「寫得對」「寫得清楚」「寫得有層次」的基本功。
【孔夫子作文】致力於幫助每一位學生從思考出發,建立作文結構,養成表達邏輯,寫出屬於自己獨特觀點的作品。
📌 想了解更多作文結構與審題教學方法?歡迎加入我們!
-
🔗 LINE官方帳號:@980bojrf
-
☎️ 專線:0923-133-923
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ec.taipei/
Youtube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cozwrite/shorts
Tiktoke: https://www.tiktok.com/@coz.write